旧金山国际机场的登机口前,一群印度工程师在航班起飞前突然集体要求下飞机。 他们的手机刚刚弹出一条消息:特朗普签署新规,H-1B工作签证申请费从460美元飙升至10万美元。 有人当场退票,有人紧急联系公司HR确认细节,航班最终延误3个多小时。 这一幕发生在2025年9月19日的夜晚。
同一时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宣布,10月1日起正式施行“K字签证”,专门面向全球青年科技人才。无需雇主担保、最长5年多次入境、可从事科研创业和学术交流。 一位在硅谷工作了十年的华裔工程师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当美国关上大门时,中国递来了一把钥匙。 ”
特朗普政府称H-1B费用暴涨是为了“保护美国人就业”,但科技巨头们直接炸锅。亚马逊和谷歌连夜召回海外员工,微软算了一笔账:每年招聘成本要增加12亿美元。 小型初创公司更惨,一家AI实验室的创始人直接说:“我们本来要招3个斯坦福的AI博士,现在这笔钱只够付一个人的签证费。 ”
印度的反应最激烈。 因为H-1B签证中印度人占比超过70%,《经济时报》直接骂这是“自杀式政策”。 新德里飞美国的机票价格从5万卢比涨到26万,黑市甚至出现10万美元的“签证包过”服务。 一名在硅谷工作的印度程序员苦笑:“我年薪20万美元,但签证费就要掏掉一半。 ”
中国的K字签证却精准打在这些痛点上。它不要求国内雇主邀请,STEM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拎包来华。北京中关村一家科技公司透露,配套政策包括5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和人才公寓优先入住。 深圳的猎头安格斯·陈说:“以后留在中国找工作,比抢硅谷offer容易多了。 ”
特朗普还同步推出了“金卡计划”:付100万美元直接拿签证,企业付200万美元可加速办理。 但网友调侃:“这是富豪专属通道,普通人连门缝都挤不进去。 ”而中国的K签瞄准的是年轻潜力股18-35岁,STEM背景,哪怕还没找到工作也能先来考察市场。
政策出台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调研显示,4200多名华裔科学家上半年选择回国。 教育部数据也显示,2024年中国高校的外籍留学生中,STEM领域占比58%,留华工作比例首次突破40%。 清华大学一名刚毕业的AI博士说:“我导师实验室里3个美国来的博士后,都在打听K签怎么申请。 ”
美国的混乱还在持续。 白宫紧急澄清“10万美元是一次性费用”,但商务部长之前说是“年费”。 移民律师查尔斯·库克直接泼冷水:“总统没权力收这个钱,国会根本没授权。 ”硅谷程序员们自嘲成了“H-1B奴隶”,有人中断东京假期赶回美国,称这是“现实版《速度与激情》”。
中国这边却已经铺好红毯。 K签持证人可以参与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甚至创业。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的主任刘少山说:“这些人未来如果回国,带走的不仅是经验,还有中国的技术标准。 ”北京昌平区甚至推出“引才大使”计划,给引进人才发生活补贴和绿色就医通道。
华盛顿咨询公司的合伙人乔治·陈点破关键:“硅谷沉迷‘美国优先’,但中国K签告诉科技工作者你还有第二条路。 ”印度媒体更直白:“特朗普正在把人才拱手送给中国。 ”
科技公司开始用脚投票。 一家在深圳和硅谷都有办公室的自动驾驶公司,直接把招聘会开到了旧金山机场附近酒店。 HR说:“一晚上收到200份简历,一半是H-1B持有人。 ”而谷歌内部论坛上,有人晒出K签申请流程图,标题是:“备用计划,有备无患。 ”
炒股配资平台技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