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防非宣传月期间,各金融监管部门联动地方相关部门,凝聚行业合力,开展了有特色、接地气、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以更加精准、覆盖更广的方式,让防非宣传真正渗透到群众生活场景中,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公众的非法金融活动防范意识。
01
防非宣传更重实效
为提升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宁夏金融监管局积极联动地方防非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聚焦老年人、农民、学生等重点群体,靶向发力,组织金融机构在银川市三区设立“1个主会场+8个分会场”,深入主城区和8个乡镇人员密集地区,为来往群众献上“防非知识盛宴”,厚植全民防非、主动拒非的氛围。
宁夏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主会场,金融机构、防非打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70余家单位派出的工作人员化身“防非知识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的作案手段与严重危害,耐心解答群众疑问。
活动现场,针对不同群体特色设计了不同的宣传内容,如面向老年人群体,着重分享了以“康养服务”“养老项目”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案例,强化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
在黑龙江,6月15日,依兰金融监管支局联合依兰县相关部门,组织辖内29家金融机构在依兰县政府广场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活动,发挥集中宣传日带动常态化宣传作用。
与以往相比,本次活动在宣传主题上更加聚焦养老、投融资、涉农、市场零售、文旅等非法金融案件高发领域。
针对老年群体,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了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特点,如以“康养服务”“云养殖”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吸引老年人投资。
针对年轻群体,重点介绍网络借贷、虚拟货币投资等新型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醒人民群众在互联网环境下要谨慎投资,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02
防非宣传融入群众生活
“最近的快递车跟以前好像有点不太一样。走近仔细一看,原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小知识印在上面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内,有居民注意到。
为守护居民的“钱袋子”,提升防非“免疫力”,彭阳金融监管支局趁着网络购物平台“618”购物节活动期间,设计了生动有趣的“防非小贴士”,并以辖区各快递点为宣传阵地,让“防非贴纸”搭上快递“顺风车”,让快递车、快递员、快递点化身“防非宣传员”。
据了解,为做好此项宣传工作,彭阳金融监管支局提前谋划,利用快递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优势,为快递小哥“送课上门”,将快递员发展成防非宣传志愿者,让用户在接收快递的同时也能了解防非知识。
近日,彭阳金融监管支局还开展了“饭点学防非”活动,通过“一桌一签”形式在餐桌显著位置摆放印有防非警示标语的小卡片;在餐厅入口、收银台等醒目位置张贴防非警示标语,以朗朗上口的标语吸引群众关注。
通过与餐馆合作,利用顾客等待上菜的时间,将防非知识以短视频、海报等形式嵌入日常生活,实现了餐桌上的金融教育,知识“食”刻在线。
彭阳金融监管支局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提高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警惕性,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钱包的守护者。”
03
多场景开展防非宣传
在安徽,怀远金融监管支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组建了“防非知识宣传团”,深入社区、企业、学校、乡镇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宣传活动。
其中,利安人寿怀远支公司走进蚌埠市医学院,利用校园广播循环播放防非知识;中国银行怀远支行以高考为契机,在考场外设置“爱心助考防非宣传角”,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饮用水、应急物资的同时,组织宣讲团聚焦与高考紧密相关的非法金融陷阱进行警示宣讲;平安财险怀远支公司走进绿兴汽贸企业,讲解非法金融活动的隐蔽性与欺骗性;怀远农商银行、国元保险怀远支公司等金融机构走进乡镇,围绕农村地区常见的诈骗手段,以情景模拟、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向村民揭露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期间,怀远金融监管支局共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宣传工作近百场次,宣传触角渗透多元场景。
在河北,6月12日,廊坊金融监管分局组织中国建设银行廊坊分行走进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工作人员结合近年来的典型非法集资案例,运用情景化讲解方式,针对师生重点开展三方面防非宣教:一是解析非法金融活动常见形态,系统讲解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运作模式及识别要点;二是传授金融广告合规识别技巧,普及金融营销宣传监管规范,分析典型案例,通过真实的“陷阱还原”,带领师生沉浸式体验刷单兼职、“校园贷”、虚拟货币投资等骗局,提升广大师生的警惕性;三是开展投资者适当性教育,通过风险评估问卷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树立理性投资观念,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曹睿潼
炒股配资平台技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